在歐洲、在日本,人們時常會看到屋頂覆蓋著電池板的建筑。2007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總體年產能3000MW,實際產量突破了1100MW,世界排名第一。中國2008年的光伏產量為2000MW,穩居全球第一但自用量約僅為10MW。在中國,盡管各大城市都在進行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平改坡”幾乎成了舊城改造的代名詞,但你絕對看不到電池板的坡頂。
不過,隨著今年3月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與《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符合條件的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給予20元/瓦的補貼,中國沒有光伏應用“屋頂計劃”或將成為歷史。據財政部解釋,中央財政將根據2009年符合條件的光電建筑實際安裝應用量相應安排補貼資金,以確保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作的順利實施。
《實施意見》和《暫行辦法》的出臺,旨在推進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啟動國內市場,這是勿庸置疑的。光伏應用的啟動靠政策推動,這是全球的共識,從這點來說,在條件適宜的地區,組織支持開展一批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程的屋頂計劃,就是中國光伏應用零的突破,而且光電建筑一體化既可采用晶體硅電池組件,也可以用薄膜電池來做,因此這個“屋頂計劃”政策推力,是對光伏產業全方位、整體性的利好,將加快光伏產品在國內建筑領域的應用,我們沒有拒絕的理由。
有人對《實施意見》和《暫行辦法》沒有給出補助總量,因而就對其啟動光伏內需市場影響力度表示質疑,本人覺得大可不必。財政部對此的解釋是,當年符合條件的光電建筑應用量將受到工程項目進度、建筑一體化應用程度等因素影響,因此,目前國內光電建筑應用量尚難準確測算。客觀地說,財政部所述因素是站得住腳的,況且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和意見加快太陽能光電技術在城鄉建筑領域的應用,總比之前的政策空白要好的多。
在“第五屆中國太陽級硅及光伏發電研討會(5thCSPV)”上,江西賽維LDK董事長彭小峰表示,“光伏市場的啟動一定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光伏行業也是目前中國唯一有可能產生世界級科技領袖企業的行業,我相信中國光伏企業的發展一定會有更大的前景。”
至于是否能有效緩解光電產品國內應用不足的問題,倒是個值得探討話題。在發展初期采取示范工程的方式,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加快光伏發電在城鄉建筑領域的推廣應用值得拍手稱道,但制定光伏補貼新政的政府部門不包括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則對中國光伏產業的技術、品質提升是難以保證的。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向來是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的主管部門,特別是國家發改委身兼價格監管、行業調控等多項職能,光伏應用補貼政策若想順利推進,在定價及并網供電環節上首先就要得到發改委的協調與首肯。因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財政部的舉措,更多地還是局部的行業性推動政策。
我們知道,光伏產品有個25年質保承諾,就是說供應商必需保證自己產品要有25的生命周期。2008年我國大約已有光伏企業400多家,但面對良莠不齊的新面孔,科技部、工信部在“屋頂計劃”中的缺失,中國光伏產業就很難有序、健康地利用“屋頂計劃”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從而生產出高品質的光伏產品。
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呼吁:每個參與者都要自問中國光伏產品能否真正兌現25年的質保合同承諾?
不可否認,光伏熱吸引了大批急功近利者涌入,全球性金融危機導致中國政府巨資經濟振興計劃,使人們仍對光伏市場前景充滿期待。
但對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驅動力,我們更應寄希望于技術環節的突破,而不能僅依靠政府層面在應用環節的補貼與扶持。晶澳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CEO楊懷進也以中國功夫為例說明,到深山里苦練10年方能成大師,中國光伏產業也同樣要如此,楊懷進說,“我們自己要調整好心態,國內市場已給了產業很大景氣之光,業者有義務把產品質量、品質做好,為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做出正面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