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前不久,行業領導型企業雷士照明獲得美國高盛3700萬美元的注資,這是雷士第三次得到境外集團的巨額資本注入。能得到高盛的注資,體現了雷士品牌可期待的遠景價值,雷士也可以在2008年與2009年交替的重要時期,拿這筆錢來安全“過冬”。但是,其他企業卻沒有雷士這么幸運,金融衰退在全球多國蔓延,對于國內照明企業而言,這個冬天該如何度過,何時才能迎來陽光明媚的春季,無疑是每個照明從業者都十分關注的命題。
行業現狀不容樂觀
中國股市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跌幅接近70%%。機構資產的縮水,使其大規模的投資變得十分謹慎;而居民資產的縮水則讓普通居民的消費似乎更加精打細算。除了股市,還有樓市,房地產價格下跌以及市場的低迷讓與房地產市場緊密相連的建材市場也相應受挫,照明行業自然難逃此劫。
2008年,誰也沒預想到照明市場會如此低迷。在照明行業中,不同類型的企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出口型企業外銷壓力陡增,外銷企業只能選擇保守出口或轉入內銷市場;家居照明類企業傳統途徑的銷量因受房地產市場的影響而相應受到嚴重影響;傳統工程燈具類企業雖然受2008奧運會工程建設等商機的利好刺激,但由于應收賬款壓力大,工程占擠的資金數量大,因此壓力同樣很大;而中小型企業無疑是這個冬天里最難熬的群體,業務銷量下降,資金實力變弱,正處在生與死的十字關口。
企業過冬的微觀策略
市場冬天何時才會結束,春天何時才會到來?這還無法下結論。那么,在這種大環境之下,照明企業可能存在的市場空間和機遇在哪里?換言之,企業如何在這個漫長的寒冬里打響一場自我保衛戰,有基礎的企業又該如何使其演變成一場攻擊戰?
在微觀方面,應回歸到企業自身運營層面上,大概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產品和技術升級——精簡低利潤、低產量的產品類群,騰出資金和精力,通過技術創新開發出高附加值、高利潤、高技術水平的產品;精兵簡政———重新優化組織架構和人員結構,通過精簡手段來削減人力成本,提高整個組織的運營效率;工業產品自動化——對于標準化的規模產品,由原來的高密集型手工制造模式,轉變為半自動化半手工化的模式,減少低效能的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的精確度;網絡優化或區域市場的單個突破——在企業資源(人力、資金、產品等)有限的狀況下,實行網絡優良率的提升,或者尋找有競爭力的目標市場進行集中攻破;營銷策略的細分化——在一個區域市場內,照明企業可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采取更為精細化的營銷策略(包括產品、價格、手段、傳播等)。
從宏觀的角度分析,照明企業應當冷靜地看清行業下一步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經濟的政策空間。這其中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行業的宏觀;第二種是經濟的宏觀。
從行業宏觀面來看,市場最低谷時期,也正是行業洗牌加劇時期。在這個時期內,縱向整合(上游供應商、制造商和銷售商)和橫向整合(產品、渠道、資本、資源)是必然主題。那么,此時的照明企業應該考慮適度的自我之間的整合,提升整合后的企業綜合能力,為下一步市場回暖后呈現的機會做好發力的基礎。
從經濟宏觀面來看,抓住中國經濟走向所創造出來的市場空間,即“政策機遇”是非常重要的。
筆者認為,目前至少有三大“政策機遇”。第一大“政策機遇”就是城市建設與基礎設施帶來的機遇。盡管居民消費變得相對謹慎,但中國現代化城市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步伐不會改變,比如2008年的奧運會、2010年的亞運會和世博會等,再比如廣州未來幾年內要興建的商業和建筑項目投入很高。這種政策動力催生出的照明市場是巨大的,尤其對工程照明類企業(建筑照明、戶外照明、工業照明、道路照明、橋梁照明等)來說值得期待。第二大“政策機遇”則是加強照明節電管理和減少城市照明用電帶來的機遇。這里面涉及到兩大商業功能:改造和替換,即對現行照明能源管理方案的優化改造,以及現行照明系統和產品的節能替換。第三大“政策機遇”是農村改革帶來的機遇。在第十七屆三中全會中,中央明確提出,把握農村改革這個重點,給農村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農村市場的開發和建設是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推動力。開發了農村市場和消費潛能,將大大刺激潛在的消費市場空間。那么,照明企業可以在這一輪農村經濟建設工作中有何作為呢?如何利用政策導向快速地切入三四級市場呢?農村經濟合作社是不是一個可以撬動基層市場的支點?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很大、很多。 |